亚太纵横影视:解读影视广告制作后期的三个阶段
【观点解析】2014/5/10 14:34:12阅读:
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做后期的处理,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,加特效,加文字,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等。
在影视广告制作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,会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具体工作。深圳影视广告公司在对影片做后期处理的时候,将这些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:准备阶段、剪辑阶段、审查阶段。
1.准备阶段
准备阶段是编辑过程中的基础阶段,在这个阶段中所做的一切,其实都是为后面的剪辑阶段做铺垫。准备工作做得充分,剪辑阶段就必然得心应手。在构思阶段,虽然创作者对于节目的主题、内容、结构、形式有了一个大致的构思,并且形成了一个拍摄大纲,但是,这个大纲尚很粗糙,并且是极不完善的构思。在
实际的拍摄过程中,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,拍摄现场的变化以及被摄主体所发生的变化,拍摄的结果与拍摄之前的初期构思不能完全吻合甚至相悖,是常有的事。这样就需要根据拍摄的素材去修改、完善以前的脚本。
对于影视节目的编辑来说,无论他正在制作的是怎样的节目,也无论他采用的是怎样的编辑方法,都应该牢记一条原则,那就是:向观众展现的画回要恰剑好处,观众想看什么,你就展示什么,先看什么,后看什么,应符合观众的欣赏心理。必须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,而不能让观众在欣赏一个节目时意识到,这个匦面是运用了怎样的编辑手段进行转换的,这或许可以认为是编辑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。
在编辑工作的准备阶段,撰写编辑提纲是主要的工作环节,这是从事编辑的基本依据。根据脚本的内容和素材情况,编辑提纲要对内容、结构、每部分内容的大致时间有较精确的设计和表述。
2.剪辑阶段
在剪辑阶段,需要做的具体工作首先是对所拍摄的所有素材进行分类和整理,给每个素材带编好顺序,然后在纸上逐个记下每一个镜头的内容,供编辑时选用。整理素材是剪辑阶段很重要的工作,素材整理得越仔细、清楚,剪辑时就越方便。
选择素材是在浩瀚的、庞杂的素材中选择和确定可用的镜头,然后,再根据编辑提纲所提示的内容分别进行归类,将不同磁带上的镜头标示在编辑提纲上,以供剪辑时寻找。
剪辑工作就是按照内容要求的顺序,将素材带上的一个一个镜头组台在一起,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意图。它需要用影视的画面语言把内容串联起来,并通过选择剪辑点和决定镜头的长度创造出一定的艺术效果,通过剪辑使本来并不连贯,甚至是毫不相关的镜头素材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。
3.审查阶段
审查阶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:一个是领导的审查;另一个是自己审查。领导的审查主要是判别立意是否正确,观点是否出现了偏差等。自己进行审查主要是看画面的叙事是否符合真实性的原则;是否符合生活逻辑;是否条理清楚;是否顺畅、连贯;
整部片子结构完整、匀称与否;内容之间的联系合理、自然与否;各种结构因素的比例得当、恰当与否;意义的表达正确、准确与否。自己审查时还要注意画面的剪辑是否有什么问题;剪接点是否恰当;技术上有无失误;运动的把握是否流畅;节奏是否合理;场面过渡是否自然等。除画面以外,还要审查声音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;声音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;声音是否连贯、完整;声、画同步是台准确等。
影视编辑从总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:一方面是技巧方面的因素。它主要是创作者对于节目内容表现方式的把握,这就需要创作者通过训练、了解和掌握影视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去展现。另一方面是创作方面的因素。它主要是创作者对于节目内容的把握,这种能力需要以创作者多方面的素质和长期的实践作为基础。
